摘帽后,不減致富勁頭
湖北省丹江口市和秭歸縣已實現脫貧摘帽,當地鞏固脫貧成果:解決運輸、銷售難題,繼續壯大產業;對已脫貧戶跟蹤問效,壓實干部責任;轉變村民思想,激發內生動力。多措并舉,確保老鄉生活不返貧、發展可持續。
湖北省丹江口市和秭歸縣已實現脫貧摘帽,當地鞏固脫貧成果:解決運輸、銷售難題,繼續壯大產業;對已脫貧戶跟蹤問效,壓實干部責任;轉變村民思想,激發內生動力。多措并舉,確保老鄉生活不返貧、發展可持續。
滾滾長江奔流不息,進入鄂西后,上游末段穿過坐落于西陵峽畔的秭歸,漢江則北過十堰,流入丹江口水庫。庫區小氣候,使這一帶盛產柑橘。
車輛行駛在一座又一座山嶺之間,雖處冬季,卻滿目蒼翠。其間星星點點的橘黃,宛如一盞盞點亮的燈籠?!斑@個品種叫九月紅,甜中帶點酸,在網上賣得可好哩?!憋鰵w縣綠豐柑橘生產營銷合作社理事長熊仁發說,全村2100畝地都種了臍橙,“脫了貧,大伙干勁更足了!”
2019年4月,湖北省丹江口市和秭歸縣實現脫貧摘帽,貧困發生率分別降至0.11%和0.09%。摘帽之后,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,確保老鄉生活不返貧、發展可持續?記者進行了調查。
造橋修路,拓寬市場
讓特產“運得出、賣得好”
轟隆隆——一輛軌道運輸車穿梭在秭歸縣郭家壩鎮煙燈堡村的一片臍橙林里,不一會兒工夫,滿載黃澄澄的臍橙“爬”上了坡。這種裝置一次能運送800斤到1200斤的貨物,被當地人稱為“田間小火車”。
“山區地勢溝溝坎坎,勞動力成本高。貧困戶發展產業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運輸?!惫覊捂偡照局魅蜗蜻M說。山里流傳著一句順口溜,“一杵一拖一千多”。當地柑農介紹,背運橙子時,一個壯勞力肩挑背扛,累了用小棍支住背簍歇口氣,后頭拖帶個人專門采摘。忙活一整天背1000多公斤,工錢至少1000多元,普通農戶根本承受不住。
針對這一難題,縣里與華中農業學校合作,在山區應用推廣軌道運輸車。向進介紹,去年全鎮加快了鋪設進度,目前一期累計建成58條線路。放眼全縣,軌道全長已超過1萬公里。
臍橙不光要“內運”,關鍵還得“外送”。去年9月27日,秭歸縣脫貧項目——秭歸長江大橋正式建成通車。記者登高遙望,群山環抱之中,主橋橫跨香溪河,連通了南北兩岸,為秭歸臍橙出山打造了一條通衢。
早前,地處長江橋北岸的歸州鎮香溪村,臍橙品質好,只因不通橋、不通路,柑農只好放價銷售,還求著商家收購?!耙郧斑^江靠汽船?,F在運輸的卡車想來就來,想走就走,每公斤還多賣2塊錢呢!”村民向培勝話語間是滿滿的底氣。據估算,此一項,每年給香溪村柑農增收400萬元左右。
有了大橋,還要大市場。丹江口市是柑橘生產基地,曾經,銷售之難攔住了柑農脫貧致富的步伐。
現在有了變化。在丹江口庫區習家店鎮柑橘交易市場,滿載柑橘的三輪車在人員引導下魚貫而入,一臺臺卡車整裝待發?!敖ㄆ鸾灰状笫袌龊?,大量的柑橘貨源集中起來,有了議價權。柑農不愁銷路,增加了收入渠道?!钡そ谑袔靺^柑橘交易大市場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偉介紹,每天有上百輛大卡車從這里發往各地,日銷售量可達200萬斤。同時,交易市場還為鄰近村民提供就業崗位1000余個,每年發放務工費6000余萬元,人均月增收2200元。
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